走進城市狹縫 - 茶果嶺村

「茶果嶺村」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,但實際又有多少人去過呢?這條殘破的城中村,位於油塘與藍田之間,由藍田地鐵站開始走,經過麗港城不久就會見到。第一次到訪的我實在難以想像,在繁華鬧市間的狹縫,竟能存在如此寧靜的地方。

 

被遺忘的茶果嶺村,位於藍田與油塘之間,面向維多利亞港。

 

記載歲月痕跡 見證時代變遷

 茶果嶺村的歷史超過400年,曾經以盛產花崗岩聞名,鐵皮屋建得密密麻麻,全盛時期住了2萬人。在70、80年代時,大街熙來攘往,士多、冰室、肉檔、酒莊、五金行應有盡有。但時代巨輪不斷向前,茶果嶺村如今已不再繁華,破舊的鐵皮屋十室九空,成為為數不多,又見證時代變遷的寮屋區。

 

茶果嶺村已被大路旁的欄杆圍起,在油塘區自成一角。

一間已被荒廢的「樹屋」。

 

 

鐵皮塔建起一棟外型奇特的巨型房屋。

 

舊式的木製樓梯仍然保存良好。

 

舊商店早已人去樓空,不過從字牌中仍可看到時代的痕跡。

 

 

貌似已廢棄多年,什麼年代已無從稽考。

 

改建公屋新社區 最快2025年動工

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2019《施政報告》提到,茶果嶺村、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,以加快發展合共7公頃的市區用地,重建為以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。發展局局長亦在立法會指出,政府已開展在區內發展高密度公營房屋的可行性下研究,目標在2025年開始動工。

 

茶果嶺人在此地住了超過百年,面對遷拆改建,他們又何去何從?

 

村屋後已是一片茂密的樹森。

 

 附近已慢慢開始重建,海皮區的填海工程亦在進行中。

 

 

村民在自家的後花園工作。

 

轉角處一位在剝果實的婆婆,說的都是帶鄉音的廣東話。

 

茶果嶺鄰里間戒心少,許多家中雜物都擺放到走廊外。

 

窄長的走廊是居民日常出入的主要通道。

 

發展無期? 茶果嶺人又何去何從?

早於1960年代,已有風聲傳出政府要發展茶果嶺村,填海後,雖然政府興建了馬路連接茶果嶺、觀塘及鯉魚門,讓居民能夠陸路出入,但自始再無動作。及後經過多個特首,都曾表示有意發展茶果嶺,但終究沒有下文。成為「被遺忘的村落」,村民對未來都一片茫然。而對於今次政府的發展計劃,有部分村民表示不想搬走,因現時生活水平高,家庭月入又難以通過公屋入息審查,難以上樓。在發展與原村民生活兩者之間,能有辦法合乎大家利益的平衡點嗎?

 

2000年,前特首董建華曾計劃在茶果嶺起學校、公屋和私樓,但終究再無下文。2012年,當時的特首候選人梁振英也到過茶果嶺,似有意發展,但終究再無下文。特首林鄭月娥在2019施政報告中再次提出發展茶果嶺,結果會怎樣?請大家拭目以待。

 

茶果嶺村交通:

 

小巴:藍田港鐵站D1出口,乘23B或23C小巴到茶果嶺村。

步行:油塘港鐵站B出口,沿茶果嶺道經麗港城、朗思國際幼稚園到達茶果嶺村,路程約15分鐘。

馮鐵匠

喜愛繪畫、看電影,也喜愛一般年輕人喜愛的事。